法律问答

购房时,购房买卖合同写的是3000一平方,共112平方的,后来发票写的是3100一平方,购房面积比之前少了,分摊面积比买卖合同多了。总之总价没有少,但实用面积比合同少了。买房者给钱开发商办房产证,房契税应该谁出?

2018-12-27 19:57:3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房地产开发商违约的情形

    1.房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

    我们在选房、签订合同时,正是对房子的面积和质量确定下来,而实践中,譬如承重墙、梁开裂;外墙、外窗、卫生间渗水;墙面不垂直;大面积的空鼓等情况出现,这实际上开发商违约的表现。

    实践中,针对房屋质量的问题,具体可以分两类情况处理:

    一是普通的房屋质量问题,开发商有质量保修的责任。

    二是严重的房屋质量问题,譬如房屋主体质量不合格或严重影响居住使用的,买房人可主张退房和赔偿损失。

    2.房产证逾期未办下来的

    逾期办证的,按合同约定承担逾期办证的违约责任,逾期办证超过一定期限,买房人可以主张退房,如实际损失超过合同约定的违约金的,可以按实际损失来主张。

    3.如宣传与实际交付的房子不一致

    房子的地理位置、基本价格、面积、户型、装修标准、小区绿化、物业管理、周边配套等与实际不符。

    这种情况也常见,很多人以为是虚假宣传,见怪不怪,实际上是开发商违约!

    4.不合理收费

    出现了合同约定以外,又没有法律依据的收费,譬如手续费;面积补差款;产权代办费;产权证分户图表费等等。
  • 计算方法和税率规定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契税税率的规定是3%-5%,一般取3%为了支持房地产业,政府对一般商品房减半收税,对商业用房,别墅房产收3%。(超过地方政府规定单价和规定容积率房产的契税按3%征收)注:房产单价规定情况复杂,具体请询问当地房产登记中心,例如:深圳福田区房产单价超过19830元/㎡契税3%,而龙岗区规定是11830元/㎡才征收3%的契税。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产契税是指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买卖、交换或赠与等发生房地产权属转移时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赋。  营业税指对销售房地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额按率计征的一种税。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原值或房产租金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  缴纳标准  地方政府规定不一缴纳房产契税也不一样,具体请查询地方国土局缴纳标准:(地方规定如下,只适合广东地区房产计算)  90平方以下(不包含90平方)契税1%。  90平方~144平方以下(包含90平方、不包含144平方)契税
    1.5%。  144平方以上(包含144平方)契税3%。  房产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缴纳3%。  小区容积率小于
    2.0(非普通住宅)或超过西安地区均价需缴纳3%。  房产单价超过地方政府规定的界限(非普通住宅)所缴纳的契税也需要3%,单价界限请询问地方国土局。  最新政策优惠:普通住宅可以享受原缴纳契税点的一半优惠。  地方政府规定不一缴纳房产契税也不一样,具体请查询地方国土局缴纳标准:(西安地方规定如下,只适合西安地区房产计算)  90平方以下(不包含90平方)契税1%。  90平方~144平方以下(包含90平方、不包含144平方)契税
    1.5%。  144平方以上(包含144平方)契税3%。  房产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缴纳3%。  小区容积率小于
    2.0(非普通住宅)或超过西安地区均价需缴纳3%。  房产单价超过地方政府规定的界限(非普通住宅)所缴纳的契税也需要3%,单价界限请询问地方国土局。  最新政策优惠:普通住宅可以享受原缴纳契税点的一半优惠
  • 面积如果和房产证不合
    1、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处理。
    2、看其与合同约定面积的比例。低于3%,按合同价格结算。如果少了,应退回多收的房款.
    3、实际面积比合同约定面积多的,误差在3%以内的,超出部分按实际增加的面积计算,由业主补交购房款。
    4、误差在3%以上的,业主只追加3%的房款,3%以上部分由开发商付款。
    5、如果实际面积少于合同约定的面积,误差在3%以内的,售房单位按实际减少的面积退款。
    6、误差超过3%,业主有权利要求退房或者按实际减少的面积退款。
  • 房屋遇到拆迁而要向开发商征收的时候,往往会与开发商签订相应的合同,维护好个人的拆迁协议。新政下怎么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合同

    是否属于合法建筑

    查看对照自己的房屋建筑是否有产权证书,是否能对抗第三者的主张;若没有法定的产权证书的话,是否有规划建设许可证?是否有当地建设管理部门、土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是否有买卖合同?等等,并抓紧时间补办产权手续;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