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事情是这样的???两年前我同学找到我让我给她帮忙做贷款??我那个时候啥也不懂??因为关系好我就答应了?然后当时去面签什么的都是我们三个人去的?都是我同学带着我的??她让我背那些资料??贷款公司问我我就按背的答??之后钱我是一分没有拿到??所有的资料?还有银行卡都不在我这里??我以为她都按时还款了??但是过年前贷款公司那边的陆金所找到我?说有两年没有还钱了?让我还钱??我就跟那边说明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那边说不管别的?字是我签的??身份证是我的?这个钱就要我还???之后我就没有再理他们??然后昨天我家收到一份律师通知函??说是要我把钱还清??不然就要上交到法庭???现在我根本就找不到我同学了??因为这个事??两年前就闹掰断绝来往了??电话微信都没有了?不过陆金所说合同上有个房产证明??地址是我同学家??我也去找了??多方打听我同学结婚搬走了??我现在就是说我不可能掏这个钱去背黑锅???钱我一分没用??我只不过就是帮他们忙??然后就是我非常想找到我这个同学??我应该怎么办?我同学搬走的那个家地址我有??她的照片我有??出生年月日我有!??昨天晚上那些要钱的找人去我家再我家墙上喷字还要我还钱.我家还有老人真是经受不了这样的恐吓!我应该怎么办?

2018-12-28 22:16:07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条款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注意: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只有在损害了国家利益时,才属于无效合同。
    (2)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6)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 没有房产证的情况下,房主及所有法定继承人一起带着身份证明、户口本、老房子动迁协议、房主出资证明、村委证明等到公证部门申请办理一份公证协议(遗嘱),说明所有事项,公证部门需要调查记录,之后出具公证书(在公证书内说明你的想法)即可。
      遗嘱公证是指公民生前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并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于死亡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 根据上述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对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的计算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
    一、没有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按照《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第二项第二款的规定,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其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权利的就不能开始计算时效。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明确拒绝履行,诉讼时效从拒绝时起算;二是消极不履行(如债权人给债务人写信要求履行义务,债务人不回信也不履行),在债权人主张权利且给其必要的准备时间(又叫宽限期)届满后债务人仍未履行的,视为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应从宽限期届满时开始计算。  第
    二、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要再次重新开始计算,且中断次数法律上并无限制,可以多次中断。也就是说,在开始计算时效的2年中,只要权利人又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又同意履行义务,则这2年的诉讼时效就以再次主张权利或再次同意履行义务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但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应以有证明力的方式进行,如书证请求,有证人在场等,权利人对此负有举证责任,要防止空口无凭而难以查证的现象,否则诉讼时效不能中断。  第
    三、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综上所述,对许某出据给你的借条,你如有证据证明你主张过权利,则以主张之日起计算2年诉讼时效;如无证据证明,则适用20年时效期间,在借款之日起的20年内可随时直接起诉。但如果你在第一次主张权利后,又超过2年才起诉或者再次向对方提出要求的,则超过诉讼时效,有可能丧失胜诉机会。
  • 没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被辞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劳动者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时应注意收集可以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及材料,如工资条、工牌、工装、工资转账记录、考勤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等相关文件。
      
    二、到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及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