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诋毁,偷拍照片隐私保护,低毁别人声誉会担负如何的法律依据

其它
2021-04-03 00:12:2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毁谤和诬告、陷害;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毁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等。
    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采取变通的方法,规定对侵害他人隐私权,造成名誉权损害的,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追究民事责任
    我国刑法中设立的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侵犯通信自由罪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通过惩罚侵犯公民个人生活安宁权和私人信息保密权的行为,加强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偷拍行为是违法行为,不仅受到道德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有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故偷拍他人的隐私既可能是行政违法行为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但无论是什么行为,受害者都有权利向行为人主张赔偿损失。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