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一亲戚他从来没吸过毒品没见过他人怎样吸毒,现在却被温岭公安局“容留他人吸毒罪”网上通缉,事情起因是因为五月底他本人把自己租的房子快到期时,把房子让给他同学暂住了,到期时他同学给了他一万元说要继续住另外租间房很麻烦,就让他先续租三个月,他出于同学之情加上他自己法律意识淡薄也就同意了,没想过了一个多月他就被公安网上通缉了,原因是他租的房子出事了,派出所在该房间了抓走了几个吸毒人员。他确实不知道同学吸毒,我想中国现在有很多公民哪怕就是看到他人正在吸食毒品举动也不知他们在干什么的,因为他本身从来没接受过一点关于毒品、吸毒工具及怎样吸食毒品的知识教育。我十分想不明白公安机关凭啥认定他就犯了“容留他人吸毒罪”呢

刑事辩护
2018-12-31 20:45:33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一、吸毒属于违法不属于犯罪,不会判刑,但是贩卖毒品涉嫌贩卖毒品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二、《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中国,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 片一千克以上、海洛 因或者甲基 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 涉毒品的犯罪主要在刑法当中有规定,至于容留他人吸毒最少判多久,可以从法律规定中得到结论。
    《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第三百五十六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容留他人吸毒的最高判刑是三年并处罚金,根据具体的情节不同,也可能被判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第三百五十六条规定的“从重处罚”也是在这个幅度内从重,不会超过三年。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已满16岁的未成年人容留他人吸毒情况来看,应当从轻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主要以教育未成年人为主。
  •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容留他人吸毒,是指给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在吸毒者的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既可以是有偿提供,也可以是无偿提供。
    三是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四是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他人吸毒而为其提供场所。
    容留他人吸毒,可能会被判处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罚金等等,视情节轻重而定。
  • 聚众吸毒是否会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呢?个人独自吸毒是违法行为,而容留他人吸毒实施违反刑法的行为。聚众吸毒有可能会处罚容留他人吸毒罪而会被处以刑罚。关于聚众吸毒与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关系,仅供参考!   聚众吸毒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要看聚众吸毒是否符合容留他人吸毒对的构成要件。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其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制度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所谓容留他人吸毒,是指给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在吸毒者的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既可以是有偿提供,也可以是无偿提供。   
    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构成本罪,但不要求主观上具有牟利目。   根据2012年5月28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三)》第十一条的规定,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   
    2、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3、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行政处罚,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4、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5、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6、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