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聚众斗殴案件中刑事和解有什么作用?对不同参与人员的量刑有不同吗?

刑事辩护
2019-01-09 15:26:53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聚众斗殴,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是否有人受到人身伤害不影响定性,但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取保候审适用的对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实行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有逮捕必要,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因此如果因为涉嫌聚众斗殴,满足上述条件的可以依法进行取保候审。
  • 和解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真诚悔罪;
      
    (二)被告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涉及赔偿损失的,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撤回附带民事诉讼;
      
    (三)被害人自愿和解,请求或者同意对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
      和解协议书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和审判人员签名,但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和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另一份交人民法院附卷备查。
      对和解协议中的赔偿损失内容,双方当事人要求保密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 刑事拘留期间,双方就有关民事赔偿达成协议,达到了受害人或者家属谅解,化解矛盾的,可以凭受害人或者家属的谅解书,赔偿协议等,依法向办案单位申请取保候审,这样情况,一般办案单位会准许。
    《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