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他人恶意微信朋友圈发布损害个人名誉和虚假信息,公布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和个人隐私信息

人身损害赔偿
2019-01-17 20:48:42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对于发布虚假信息侵权的可以根据以下法律法规进行维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三十二
    (1)、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三十二
    (2)、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通过以上刑法修正案可以看出,国家重在打击扰乱社会秩序(包括网络秩序),造成社会恐慌动荡的虚假信息,而这些信息也是有具体明确指向的,即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可见,并非所有的发布造成一定影响的虚假网络信息的,都要纳入刑事处罚之中。如果编造传播的不是这四类消息,而是其他的虚假消息,比如虚假促销,虚假个人信息等,情节严重的,除了要被受害者追究民事责任之外,编造者、发布者通常还会受到治安处罚。
  • 恶意发布虚假信息,侵犯他人名誉权荣誉权等合法权利,可以收集证据进行民事诉讼; 如果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诽谤罪;利用信息网络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可构成敲诈勒索罪;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
    (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遇到网络上恶意发布针对公民个人的虚假消息的,应迅速保存证据,除了向法院提起诉讼、向公安机关控告之外,还可以向平台举报维权。
  • 根据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若个人信息未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造成了个人信息泄露,你的朋友可以起诉要求该网络交易平台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 关于损害他人名誉,我国《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其情节严重,你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控告其诽谤罪,同时附带提民事赔偿(由于其的诽谤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
    如果情节不严重,则可以起诉他侵犯你名誉权,赔偿你精神损失。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