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关于借钱和还钱,目前没有欠条。 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说改日一定还钱。但是目前没有任何动向。我有一个朋友之前关系都很好,但是自从他借我钱之后便态度变得很模糊,借钱一年了,骗我无数次,但是因为我相信朋友便没有问他要借条。但是我现在想要回来有什么途径?

我借他的第一笔是我给他寄了两台苹果手机,他拿去卖,之后的钱便没有还我,1万,我有寄给他的邮寄单,和购买的凭证。 胖、并且我的聊天截图上有他承认这一部分钱的信息。

我借给他的第二笔是1.5万说他有急用。 我打给了他,银行有记录。

第三笔是1.8万。分别有一万的银行记录和我问我朋友借的8000的证人和我朋友愿意提供当时提款的银行收据。

总计4.3万人民币。

第二笔和第三笔的钱都是他编的理由让我借钱给他。在就用各种理由搪塞我。 说他如何困难怎么样。 我目前只有掌握他和我的部分聊天记录。 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我只是个学生而对方是个已经工作的个人摄影师。 我真的很需要把钱要回来,毕竟那是我的一部分的学费。

我可以想办法弄到让他承认的电话录音或。

求帮助!

2019-01-18 12:26:24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借钱到期不还钱,借条有录音也可以打官司。 电话录音属于视听资料,属于法定证据,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得以非法手段取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第五十三条第四款制作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拍摄物证的照片、录像以及对有关证据录音时,制作人不得少于二人。提供证据的副本、复制件及照片、音像制品应当附有关于制作过程的文字说明及原件、原物存放何处的说明,并由制作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六十一条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 借条和欠条是有区别,关键在于合同的性质,借条表明的是借款法律关系,后者的面更大。
    一、借条证明借款关系,欠条证明欠款关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
    二、借条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欠条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如因买卖产生的欠款,因劳务产生的欠款,因企业承包产生的欠款,因损害赔偿产生的欠款,等等。
    三、当借条持有人凭借条向法院起诉后,由于通过借条本身较易于识辨和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借款事实,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地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对方要抗辩或抵赖一般都很困难。但是,当欠条持有人凭欠条向法院起诉后,欠条持有人必须向法官陈述欠条形成的事实,如果对方对此事实进行否认、抗辩,欠条持有人必须进一步举证证明存在欠条形成事实。
    四、如有纠纷或疑问,可以电话咨询或面谈,如需帮助电话联系
  • 借钱不是非打欠条不可,如果没有打欠条,对方无异议,依法是可以要回所借的钱款的。
    如果对方不承认拿了钱,可以采取录音等办法,收集相关证据,来达到要回钱的目的。
    如果有办法证明钱是给了对方,但对方不承认是借,是给的,这就需要对方出示相关证据,否则,对方必须还你钱款。
    如果对方拒不偿还,可以持相关证据,到法院诉讼解决。
  • 欠条有签字即有效,电话录音内容若有提到欠款可以作为证据适用。对于欠钱不还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偿还欠款。若双方欠条有约定管辖地,则按合同约定执行;若没有约定,则可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民事诉讼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即对方欠款的证据)。民事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第三十四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