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们是小区是个回迁项目,这两天开始交钥匙,但是进行不下去,原因就是因为拆拆办要收大修基金,村民们认为交大修基金是办理房产证时才需要的,我们的房产证3年后才下来,所以大家不交!

我想咨询下律师,国家法律是怎么规定回迁房大修基金什么时候交的呢?如果能告诉我具体是那个文件哪一条规定的就更好了,谢谢律师!

2019-01-18 18:52:5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般情况下,没提供房产证,公证处是不会办理公证的。你可以让原业主带齐资料去公证处试试。如果能办理出全权委托公证书,公证书还要写明全权代业主办理拆迁手续及领取拆迁房产证等内容在内,收齐原业主清晰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资料的复印件的情况下,持全权委托公证过户,原房主不用到场。
  • 回迁房房产证办理流程的查询委托代办的协议中应明确约定:
    1.开发商应该于什么期限内办理房产证(如果是“两证分离”的地区,一定要注明《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当然如果因为行政原因,本地暂时无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的,只能让步了);
    2.开发商或代理公司应当于什么期限内提供缴纳相关税费的正式收缴凭证;
    3.约定一旦因开发商原因导致不能如期办理或办证发生错误的情况时如何处理,最好明确约定“可以退房”或“不退房,但开发商应赔偿全部房款x%的赔偿金”等明确的违约处理方法;
    4.约定如果贷款银行扣押房产证和《购房合同》的,购房人如何核验房产证,因为这种情况下购房人往往只能“看一眼”房产证;
    5.约定办理抵押登记的事宜,有些银行不扣押房产证,仅办理抵押登记,抵押登记的手续是否由开发商办理以及如何办理等事宜也应当约定清楚;6.约定代办费用的数额和缴纳方法,并要求提供正式的开发商盖章的收据。如果《购房合同》对此没有详细约定,请一定要在这份委托协议中争取加入这些条款。第二步:缴纳房产证代办费、公共维修基金、契税、印花税办理收房入住手续的时候,开发商往往会要求您缴纳这些费用。注意事项:
    1.在交钱之前,请您了解一下这些税费的收缴标准,以便核实开发商计算是否正确,可参见本书附录十一。
    2.交钱之后,请您一定保留好收款凭证,并一定要求收款单位盖公章,不要收“白条”。第三步:按照约定时间领取房产证开发商或代理公司代交上述税费之后,申请办理房产证,并办理抵押登记后,就可以领取房产证了。
  • 办理房产证需要哪些材料
    1.盖章的申请表;
    2.房屋买卖合同
    3.签订预售合同的买卖双方关于房号、房屋实测面积和房价结算的确认书;
    4.测绘表、房屋登记表、分户平面图两份;
    5.专项维修资金专用收据;
    6.契税完税或减凭证;
    7.购房者身份证明(复印件核对原件);
    8.房屋共有的提交共有协议;
    9.银行的提前还贷证明。
    办理房产证流程是什么
    1、初始登记:开发商办理初始登记是自己办理房产证流程的必要前提条件。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34条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60日内,将其办理房产证所需材料报送房屋所在地房地产主管部门。
    通常主管部门办理初始登记所需时间大约为20至60日不等,因此在收房入住后的两三个月之后,可以向开发商询问办理初始登记的情况,也可以到本地的房地产交易信息网站进行查询。
    2、填写申请表:申请表填写之后需要开发商签字盖章。有的开发商手中会有现成的盖好章的表格,只需到开发商处领取并填写就行了。可以事先向开发商询问,房产证应该在哪个部门办理,然后直接向该部门咨询,省去奔波之苦。
    3、拿会测图/表:由于测绘表是登记部门确定房产证上标注面积的重要依据,因此是必需的材料之一。可以到开发商指定的房屋面积计量站申请并领取测绘表,或者带身份证直接到开发商处领取,也可以向登记部门申请对房屋面积进行测绘。
    4、领取相关证件:在前面询问相关部门时,一定要明确需要领取哪些必要的申请文件,一次齐全。这些文件包括购房合同、房屋结算单、大房产证复印件等。填写好的申请表需要请开发商审核并盖章。
    5、缴纳公共维修金,契税:公共维修基金一般由房产所在地区的小区办收取,部分城市已经开始由银行代收公共维修基金,缴纳的方法可以询问开发商的办事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小 区办收取还是银行代收,都必须保留好缴纳凭证,这两笔款项的缴纳凭证是办理房产证的必需文件,一旦遗失会影响获得房产证。
    6、按照规定时间领取房产证:一定要保存好管理部门给的领取证书的通知书,并按照上面通知的时间领取房产证。另外,在缴纳印花税和产权登记费、工本费时需仔细核对房产证的记载,尤其是面积、位置、权利人姓名、权属状态等重要信息。
    一般来说办房产证是由开发商办。你交齐开发商所需要资料即可。拿以上这些东西到当地的房产交易就可以去办理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