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执行局用二审法院撤销了的一审判决作为执行依据,合法吗?当事人该怎么办?

2019-01-23 08:45:3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本条是关于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案件如何处理的规定。依该规定,二审法院根据一审法院就案件的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履行法定程序情形的不同,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结果,既可以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或者依法改判;也可以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 申请强制执行是在法律文书(调解、裁定、裁判)奏效之后申请。通常情况下,是一审法院裁定、裁判送达之后十五日内未提起上诉的或调解书送达之后,即可向原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若裁定、裁判送达之后,一方在十五日内提起上诉的,那么根据二审法院的裁定、裁判结果来判断法律文书何时奏效。总而言之,即使法院作出的法律文书奏效后,申请人能够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肯定是一审也不肯定是二审。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刑事判决后,具体由哪个机关执行,要看是作出什么判决,就是说,要根据判决结果确定执行机关。
    如果是死刑,和财产刑,由法院执行;有期徒刑,由监狱管理局执行;缓刑,由司法局执行;政治权利,和三个月以下的有期徒刑,由公安局执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