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晚上我和Z,A三人一起喝酒。之后又来一些人我们这边基本不认识的。只认识一个W。之后那个W。我们唯一认识的朋友叫Z和A过去喝酒。但因为双方语气冲突。Z和A。一起回来。之后Z想叫人打对面那群人。我和A极力劝阻。我们在对方那边唯一认识的W正好过来我们这边喝酒。听到我们这边要叫人。叫他们先走。不要闹事。他们却拿着啤酒瓶过来什么话都不说先动手打伤我和A的头部。之后逃逸。我缝了8针。A缝了3-4针。已经4天时间。为报案。本来我们想私了叫对方赔偿三千。并道歉。W中间调解后。对方却不肯。现在准备报案。之后上诉。要求他们赔偿精神损失费。误工费。医药费。营养费等。不知道能叫对方赔偿多少。这样上诉是否来的急。能否胜诉。等。因为本人对法律不太了解。特此自寻。希望能尽快回复。

2019-01-27 15:09:20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因此受害方有权利要求加害方进行一定的侵权损害赔偿

  • 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明文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3、酒后驾车是指,饮酒后8小时之内,或者醉酒后24小时之内驾驶车辆。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
  •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中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如下两个方面场合:  
    1.侵害生命权对其近亲属造成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的救济。  
    2.侵害健康权对其本人或其亲属所造成精神痛苦的救济。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由于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规定明确的赔偿标准、最高和最低限额,因此如何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的数额,是审判实践遇到的一个十分复杂而且是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以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的问题。精神损害不同于财产损害,无法适用等价赔偿的原则来衡量,既然如此,精神损害不是赔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因此,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依照具体的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使其赔偿数额适当合理。
  • 喝酒闹事可能构成寻衅滋事,寻衅滋事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 ,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治安处罚 。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