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被匿名手机群发短信所诽谤侮辱,知道手机主人是谁,请问该如何起诉、向谁起诉?

2019-01-28 10:05:4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我国刑法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家庭成员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侵占罪,都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并规定,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告诉。
  • 对方通过手机短信进行诽谤,提出赔偿要求以及表示要通过暴力手段等等,其实是因为内心的怨气无法排解,觉得自己太吃亏等原因造成的,尽管从法律上你和你的儿子都没有赔偿的义务,但事情必经与你儿子有关,说实在的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认为自己完全错误,还要对别人进行报复和怨恨呢?因此目前事情的处理不能采取对立方式,也不能等待观望,任由对方采取更激进的行动,这样容易激化矛盾,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而是要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多为对方考虑,尽可能平息对方心中的怨气,使事情协调解决。
    如果有对方父母比较信任的第三人,也可考虑有他出面帮助做工作。
  •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
    你朋友的行为只要没有捏造事实,就不构成诽谤罪,但涉及侵害他人名誉权,要承担侵权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稳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而根据我国侵权行为法理论,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四:一是要有特定的受侵犯人,二是有侵权行为的存在,三是需要有损害事实,且这种损害事实与侵权行为间存在有因果关系,四是侵权人有过错。
    可见,对方已经侵犯了你的名誉权。   需要提醒你的是,要注意举证问题,即证明该匿名邮件的来源。电子邮件的最大特点是每个电子信箱均对应一个唯一的注册用户,其用户名、账户名、密码均是唯一的。
    个人认为,你可以通过间接证据(如对方的名片,自我联系方式等)对该邮件的所有人进行举证。当然,由于邮件合法用户的上述资料及个人资料(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身份号码等)在“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即网络服务提供商) 处均有备案,如使用人的个人资料于ISP的备案一致,则可以确认该信箱是使用人的,在该用户的信箱密码未被他人盗用的情况下,以该信箱收发的电子邮件的作者 即为信箱的拥有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十,构成名誉侵权,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你可以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至于你认为公司对你的个人资料的泄露负有责任,个人认为,这是另一种法律关系。如果公司确对你个人资料的泄露负有责任,你可以依据相关规定另行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责任,这并不影响本案中邮件发件人对你名誉权侵犯的构成。
      以上意见供参考。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