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2010年买了一套房子开始还按揭,现在房子因为开发商原因发生产权纠纷。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可以暂时停止还银行按揭吗?等到产权明确以后再继续还款。

2019-01-30 14:08:58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首套房首付20%,非首套30%,你以为这就完了?其实还有这七项费用在等着你!

    1、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首套按
    1.5%的税率征收契税,非首套按2%的税率征收。

    2、银行按揭费用:

    a.登记费:80元/户b.权证印花税:5元/户

    c.保险费:财险保险费=总房款×年费率×年限系数。保险费一次交完。(保险费率大致为:1-5年为
    0.07%,6-10年为
    0.06%,11-15年为
    0.055%,16-20年为
    0.05%,20年以上为
    0.045%)

    3、印花税:在订立合同时就直接缴纳,总房款的
    0.05%,一般跟首付款一起缴,以便于开发商统一办理合同登记和房产证。

    4、专项维修基金:购房款的2%-3%是公共设施、共用设备(涉及房屋共有部分如外墙、屋顶、下水道、水管等)的维修基金。执行的收费办法是:

    a.不含电梯:总房款×2%b.含电梯:总房款×3%

    5、物业管理费:从收房日开算,以购房人验收房屋合格之日起开始计算。

    6、产权登记费:80元/套,产权登记费就是办理房产证的费用。

    7、交易手续费:住宅为建筑面积×3元/㎡

  • 1、按揭房有纠纷,法院出函的可以去银行替他还清房贷。

    2、按揭房有纠纷,你去银行替他还清房贷的,属于第三人代为履行义务。《合同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这就是我国关于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法律规定。法律并未禁止第三人代为履行,因此,按揭房有纠纷,法院出函的,你能去银行替他还清房贷。
  • 如何避免房屋产权纠纷,  弄清房屋产权是买卖房产的“必修课”,只有产权清晰的房产才能顺利上市交易。防范产权纠纷需要先确定房屋的具体产权是否有限制。  
    (一)产权交易是否有限制。如存在被抵押、涉讼、被列入拆迁范围、土地使用权性质为集体或划拨、属于安居用房等不能上市交易的问题。如军产、院(医院)产、校(学校)产的公房,必须经原产权单位盖章后才能出让,而大多数这样的单位都不允许其职工向外人出售房屋。  
    (二)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利。在同等条件下,房屋的承租人具备优先购买该房屋的权利,所以必须得到该承租人不购买房屋的书面承诺,或是等租赁关系结束后再购买该套房屋。  
    (三)注意房屋用途限定。买房自住者可不必在意这一点,但如果是准备买房用作营业或办公,则应注意房产权证上的房屋用途限定。若该套房屋不能用作办公,就只能望“房”兴叹了。  
    (四)房改房成本价未补足。1998年以前许多职工购买原产权单位的住房时,都是以优惠价或标准价购买的。所以,如果购买的是当初以优惠价、标准价购买的公房,那么就要确认该房屋是否已按成本价补足费用。按相关规定,以优惠价、标准价购得的房改房上市时,应该先补足标准价和成本价之间的差价。  
    (五)市民不能买集体土地房屋。根据国家政策规定,集体土地上的农民房屋,只能在本乡本土的范围内进行,不能直接卖给城市居民。  
    (六)乡产权房屋(又称小产权房屋)需经国家批准,征地开发,只有待土地性质由集体变为国有时,才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房产交易。目前,很多城中村的房屋以较低的价格吸引城市居民购买,声称可以办理房产证。而实际上,此类房产证是乡村集体发放的,不具备上市交易的条件。这类房屋一旦遇到纠纷或拆迁问题,购买者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七)长期未办房产证的房子。如果购买的房子已经有多年的房龄,而房主只有购房合同和发票,一直未办理产权证,这类房产很可能因为开发商的问题,导致最终无法办理产权证。这个时候买方要仔细查询,到底是因房主不愿意缴纳税费而未办理,还是房子存在其他问题,导致无法办证。  此外,在房屋买卖交易完成的同时,买家应要求卖方及时协助自己到房管部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以防卖方看房价上涨而毁约,给买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房屋买卖中按揭会涉及多种问题,如主要的限制有必须是已取得房地产权证的房子,
    或立即可以取得房地产权证并入住的房子;房龄不超过20年的普通住房和不超过15年的其他房产;普通住房贷款成数最高8成,而其他房产最高6成;普通住房的房产已使用年限与贷款年限之和最长不超过30年,其他房产的已使用年限与贷款年限之和最长不超过20年,且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贷款期限与借款人实际年龄之和不得超过65周岁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