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某人寻衅滋事,警察处警过程中,其又构成妨害公务罪,在此过程中,其同伙又辱骂警察,同伙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

刑事辩护
2019-02-25 20:14:21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寻衅滋事是指寻衅滋事罪,是指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的事情。  裁量标准:  
    1、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1)结伙斗殴的;  
    (2)追逐、拦截他人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4)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罚款基准: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1)结伙斗殴中,起主要作用的;  
    (2)多次寻衅滋事,或者因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发过;  
    (3)追逐、拦截他人过程中,有暴力、侮辱行为的;  
    (4)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行为过程中,有暴力、侮辱行为的;  
    (5)其他寻衅滋事行为过程中有暴力、侮辱行为的。  造成一定社会影响或其他危害后果的,适用情节较重处罚。  罚款基准: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 有下列情形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中的“情节恶劣”或“情节严重”,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1、在两年内实施三次以上寻衅滋事行为的;

    2、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一人以上轻伤或三人以上轻微伤的;

    3、追逐、拦截、辱骂他人、致使他人无法正常生活、工作,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4、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以上、任意损毁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或者任意占用公私财物1万元以上的。因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中的四项行为之一而构成其他更重罪行,以重罪论处。
  • 妨害公务罪是如何认定的?
    与非罪的界限
    1、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抵制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界限。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假公济私,滥用职权,违法乱纪,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公愤,群众对之进行抵制、斗争是应当支持、引导的。
    2、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对政策不理解或者态度生硬而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围攻顶撞、纠缠行为的界限。群众围攻、顶撞国家工作人员,通常是由于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宣布的某项政策、决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见,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问,要求说明、解释、答复、由于情绪偏激、态度不冷静、方法不得当而形成的村国家工作人员的围攻、顶撞行为。在围攻、顶撞过程中,常伴有威胁性语言和类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为,在客观上妨害了公务。
  •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才有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捏造是无中生有、凭空编造。如果纠纷客观存在,只是对部分事实、证据作隐瞒或者虚构的,或者滥用诉权、漫天要价的,都不是捏造,不能构成本罪。
    捏造的必须是民事诉讼领域的事实。在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领域也可能存在捏造事实的情况,对此,可以诬告陷害罪等论处,或者妨害诉讼活动处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