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在写一篇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的定罪问题研究的论文,逃逸是指行为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致人死亡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或者主观认为可能不会死放弃救助机会逃逸的。像醉驾和毒驾,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压根不清醒的状态下还继续前行怎么定罪?清醒后意识到闯祸了投案自首怎么定罪?

2019-03-13 13:26:1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新修订的刑法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危险驾驶”入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明显加大了对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惩罚力度。
    2012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的醉驾案件进行调研,并酝酿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如果有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按下列情形处罚:
      
    (一)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损伤程度与轻伤标准接近且尚未达到残疾标准的,处三年以上四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造成十至七级残疾的,处三年以上六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造成六至三级残疾的,处三年以上八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造成二至一级残疾的,处六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上述第
    (一)、
    (二)、
    (三)项情形中,被告人能够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且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
  • 致人重伤的情况有很多种,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处理。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