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老公从事汽车抵押贷款一行,因老板敲诈勒索罪被抓,连累到我老公,可是我老公并没有参与这件事情,只是知道有这件事情!现被刑事拘留,请问。我应该怎么办?

刑事辩护
2019-03-19 13:24:22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第三十六条 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
  • 刑事诉讼法第80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如下: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3、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故意。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观方面表现为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  可见,两罪侵犯的客体都有公私财物所有权,主观上都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但二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 敲诈勒索与诈骗的想象竞合:如果行为人同时发出的威胁和使用欺骗的手段而向被害人索要财物的,就要看这种威胁和欺骗的手段在犯罪中的主客观上产生的作用有多大,如果客观上是以骗局为主,且行为人受到的威胁小,而主要做出的错误认识的交出财物的,定诈骗罪;如果行为人虽然受骗,但主要是迫于压力而交付财物的,且这种骗局行为起的作用也不大,则定敲诈勒索。如果两个行为作用是相同的,即受害人客观上既是因为受骗而又受到威胁的,这两种行为难分伯仲,则为诈骗和敲诈勒索的想象竞合,从一重.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