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想咨询下,本人情况是这样的,经亲戚的朋友介绍相亲认识男士A,相处一个多月后,被对方家庭催着订了婚,订婚后同居,怀孕,在怀孕期间,男士A应家里父亲生病,要出去照顾家里生意,两人异地长达半年,半年期间突然发生流产事件,医院给的检验结果是胎停育,最后做了流产手术,异地这段时间两人感情转淡,流产了也没有关心,自己家亲戚陪同去做的手术,男士A回来后两人感情破裂,多方出面调解都没能解决,调解长达2年之久,一直处于冷暴力状态,当事人不愿意解决问题,父母找上门问我说法。因牵扯到订婚一些酒席与礼金的问题。请问这样的情况法律上有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2019-04-10 22:45:3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婚姻法》第三十四条一般情况下确实只适用于合法的双方当事人,但是,《婚姻法》关系到千家万户,立法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妇女权益。《婚姻法》第三十四条是为了照顾女方怀孕期间和分娩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的特殊情况,保护胎儿,婴儿的健康,维护妇女的身心健康而设立的。
    不能仅仅因为没有进行登记,就忽视这一重要的立法本意。  在怀孕这个特殊期间,一方面胎儿或婴儿正处在发育阶段,正需要父母的合力抚育;另一方面妇女也需要身心的健康,不说是男方全心全意的照顾,至少是不能有额外的不良干扰。
    如果此时男方提出解除同居关系的请求,对妇女的精神刺激过重,既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保护胎儿或婴儿,其造成的不良后果不亚于合法婚姻关系中的男方提出离婚请求时怀孕的女方,当初设置这一条时就已经是充分考虑了,女方是否会存在过错,存在怎样的过错,换句话说,只要将合法的婚姻关系所产生的利益和妇女以及胎儿或婴儿的健康相比较,就能够得出应该侧重保护哪一方。
  • 第一次如对方不同意离婚,也不满足离婚的法定情形且无法直接证明达到夫妻感情却已破裂的标准,一般判决不予离婚。而第二次起诉,一般法院视为双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这是我国审理离婚纠纷案件的一般审判性规则。根据司法实践,可判决离婚的条件如下: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5、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6、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7、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8、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的,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
    9、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10、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11、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12、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
    13、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
    14、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15、一方下落不明满2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
    16、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
    17、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
  • 离婚后私自同居是非法的,其婚姻关系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社会上确实存在离婚后双方又同居的现象,要想真正的恢复夫妻关系则需要到民政局重新办理登记,这样才是合法夫妻。原因是男女双方履行婚姻登记是一种确认合法婚姻的必要程序,办理离婚手续后,原夫妻关系就已不复存在。离婚后私自同居受到法律保护吗?如果想再次承认婚姻的有效性,就必须按照婚姻法律法规的规定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因此,在离婚后私自同居期间如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是不合法的。  在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诸如非婚生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或债权债务等事宜,人民法院应一并作出处理。  
    1、抚养问题的如何解决——对于离婚后私自同居所生育的子女,分手后仍应承担抚养义务。而抚养费的承担应该实际负担能力以及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2、财产分割问题如何解决——相对于婚生子女而言,私自同居所生育的子女为非婚生子女,他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如继承权。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因此财产分割仍然与婚生子女一样享有财产分配的份额。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