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是 郑州 郊区村民 想咨询一下我们村拆迁合同 和赔偿问题。一.合同问题:我们村的拆迁合同出现了 很多问题1.村里大协议 不完整. 2.村里大协议和我们村民的小协议有不符之处. 3.协议不透明 4.后期签订的协议是在我们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领导私下签订的。??二.赔偿问题:1.车位问题. 我们郊区开发周边村庄都是送车位的,可我们村要掏50000元买。 2.我们保留房问题.我们集体的保留房四年前给开发商签完合同之日起退给我们村民之现在没给,开发商理由说保留房手续不全.有部分违章,算算账我们村还欠他们一千多万。3.户型.开发商盖的户型和我们村民要求的恰恰相反,我们要求小户型的多.他们盖的大户型多。4.装修.之前我们搬迁的时候说简装,可现在开发商不承认了。5.我们面积赔偿发现有问题.我们村民整体赔偿面积是十万多平方.可开发商打过渡费是十一万多平方的钱。6.空补.我们开发合同上写的是按宅子土地面积赔偿为什么收我们的空补费。咨询一下你这些问题请回答谢谢了

2019-04-11 07:24:3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房屋拆迁补偿计算标准
    (1)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
    (2)房屋拆迁补偿差价=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被拆迁人获得调换产权的房屋的评估价格
    (二)房屋拆迁安置费计算标准 (被拆迁人或承租人)房屋拆迁安置费=搬迁补助费+没有提供周转房情况下的临时安置补助费+超过过渡期限的临时安置补助费+非住宅房屋因停产、停业造成的损失赔偿费
  • 在我国,土地只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任何主体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具有类似于所有权的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财产权益。目前,我国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物权法》第148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该土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给予补偿,并退还相应的出让金。
  • 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注意事项:
      
    1.明确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主体资格
      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第一项内容即是要明确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主体是谁。一份合法有效的协议首要内容就是要有适格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其中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
      拆迁协议中,主体是公民的其应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年满18周岁且无精神病等其他导致其不能正常思维的情况,同时,其可以作为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当事人一方的最重要条件,也是对一般民事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之外的特殊要求,即是其应当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如果非房屋所有权人且没有被委托等其他有权当事人的授权的,其签订的协议将有可能归于无效。主体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依法登记注册,法人的权力能力与行为能力始于登记,终于注销登记。且其能力的范围与登记的营业范围密切相关,如超出其登记范围且为国家所限制的行为,则其不得实施,即使实施亦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主体的特别要求,主要是针对拆迁人,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件》(以下简称“拆迁条例”)的规定,拆迁人应当依法取得拆迁许可证,未取得此许可证的,不具有拆迁人的资格,所签订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可能导致无效。如该协议有其他内容且属于法人或组织能力范围的,该内容为有效;关于拆迁房屋等约定内容应当非属于拆迁协议的性质;如果该协议还有其他违法情况,如违反国家总体建设规划的,则该协议还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因此,认清协议双方当事人的主体是否为合格主体,对协议的签订至关重要,双方合格则各方权利将易于保障,同时各方义务也易于实施。各方不适格,则容易导致不能意料的纠纷,使双方陷于认识之外的风险之中。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