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想问一下,一个人长期的危害网络社区环境,进行大量人身攻击的定什么罪

名誉毁谤
2022-10-30 00:30:5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符合以下要件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网络暴力的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我国《民法典》规定,原告仅起诉网络用户,网络用户请求追加涉嫌侵权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身权益引起的纠纷案件。
    第二条
    原告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条的规定起诉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原告仅起诉网络用户,网络用户请求追加涉嫌侵权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原告仅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请求追加可以确定的网络用户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 符合下列要件可确定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2、行为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进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上应为故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