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要咨询物业方面的问题

物业管理合同
2022-10-30 13:54:0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物业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一)共用部位、共有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养护、运行和管理;
    (二)物业管理区域内安全措施的建立、公共秩序的维护;
    (三)共有绿地、花木等的养护与管理;
    (四)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卫生的维护;
    (五)其他物业服务内容。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物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纠纷各方可以和平协商的方式依照合同约定沟通解决;县级以上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物业管理纠纷,纠纷各方可以请求当地房管局、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调解机构作为第三方介入参与调解或者进行仲裁诉讼。法律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物业服务收费的监督。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
  • 物业管理纠纷的处理依据有:
    (一)物业管理纠纷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自愿平等地进行磋商;
    (二)可以将纠纷提交给第三人,由第三人来主持双方进行协商促成调解协议;
    (三)可以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投诉;
    (四)可以提请物业管理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法律依据:
    《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