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过了上诉期是否还能上诉

企业法律顾问
2022-11-04 21:30:4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上诉期限是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限定,提起上诉必须是享有上诉权或可以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人。
      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起上诉。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如果在一审判决中确认其承担义务的,也有权提起上诉。不服民事和经济纠纷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天;不服民事和经济纠纷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0天;上诉期从接到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天算起,逾期不得上诉。
    此外,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上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上诉期限从当事人接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逾期不上诉的,一审裁判即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不可以。上诉期是法律中是法定明确的,而且是判决与裁定书中是有明确载定的,过了判决书载定的上期即上诉时效已过,判决或裁定生效了,对于生效的裁决判决书不能再上诉。但当事人如果有新事实、新证据的,可以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再审理由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 上诉是对于一审法院的裁定、判决不服的情况下,在一定期限内提出的,其上诉状在交至原审法院之后才算立案。原审法院在受到上诉状之后将其副本送达给对方当事人,因此一般收到上诉状之后法院对此予以登记之后才算立案。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