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诈骗10万,有谅解书,取保候审,缓刑几率有多大

诈骗
2022-11-05 11:12: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根据缓刑的基本适用条件可知,诈骗5万元,介于可以缓刑和不能缓刑之间,缓刑结果需要努力争取。适用缓刑的基本条件是刑期不超三年,包括三年。诈骗金额5万元的,起点刑为三年,包括三年。
    因此,如果恰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则具备缓刑的基本条件;如果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将无法适用缓刑。当然,诈骗金额只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非全部,除此之外,如果具备自首、立功、退赃、退赔以及获得谅解等情节,即使诈骗金额超过5万元,同样有可能获得三年或以下徒刑,此时仍然有获得缓刑的几率;相反,如果没有上述情节,即使恰好被判三年徒刑,缓刑的几率亦不高。
    另外,即使没有上述情节,如果通过事实和证据进行辩护,将判决认定的金额降至5万元以下,刑期就只能在三年以下,此时获得缓刑的几率又将有所上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取保候审是一种对于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所实行的强制措施,与最后的判刑无太大的关系。只要符合判缓刑的条件的,都可以判缓刑。
      判缓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于符合上述条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该宣告缓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12万判3缓5不重。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适用缓刑本身就是相对于原刑罚的减轻处罚,所以诈骗12万判3缓5不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