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发现有人私自养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土地纠纷
2022-11-05 15:04:0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行为人饲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必须提前取得国家的许可证,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轻者会受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重者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行为人饲养二级保护动物的,一般不会被判刑,但需要取得国家的许可证。如果未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在中国养猞猁是犯法的。猞猁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公民可以养殖的前提是要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如果公民没有上述证件,则不可以养猞猁,否则行为违法。
    法律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并每五年根据评估情况确定对名录进行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