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合伙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合伙企业
2022-11-06 09:20:3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而约定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各合伙人需要按照该合同的约定履行出资等义务,并享有分红等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条
    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第九百六十八条
    合伙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
    第九百六十九条
    合伙人的出资、因合伙事务依法取得的收益和其他财产,属于合伙财产

    合伙合同终止前,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财产。
    第九百七十条
    合伙人就合伙事务作出决定的,除合伙合同另有约定外,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 合同纠纷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方式处理。当事人协商不成可以请求有关部门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有效仲裁协议申请仲裁;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合作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首先当事人协商和解或者借他人调解解决争议;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九条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第二百三十三条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