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医院误诊,致心梗死亡

工伤索赔
2022-11-08 05:46:0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误诊如果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且主观存在过失的是医疗事故。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认定为一级医疗事故。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医院医疗事故致死,医疗机构需要对患方进行赔偿。医疗机构应该尽快安抚患方情绪,并就民事赔偿问题询问患方的意见,看能否达成一致,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 医院误诊是出现在医生执业过程中的,大多是医生的过失导致的。医疗误诊发生医疗纠纷后,首先,患者及其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反映,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
    如果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第二,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反映后会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防止病程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第三,如果属于一般的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协商解决。第四,如果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第五,如果纠纷仍未能解决,患者或家属可向医院所属的区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第六,如果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诉法院。法律依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