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提供贷款担保是什么意思

抵押担保
2022-11-09 05:30:4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贷款担保是指第三人为借款人提供担保的贷款。作为贷款担保人人应当证明其具有可以代替贷款人清偿债务的能力。一般的法人,公民及其他组织都可以作为贷款担保人的主体,但是法律规定机关法人,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不可以作为保证人。
    法律依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
    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
    (二)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三)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
    (四)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 担保贷款是指贷款人在借贷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要求借款人向其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担保。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款的,贷款人可以依法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条
    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百八十七条
    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

    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四百一十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抵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 担保贷款是指借款人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根据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以保障贷款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借款人可以依法采取保证、抵押和质押等方式来进行担保。
    法律依据:
    《中国工商银行贷款担保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贷款担保,是指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保障贷款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境内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公民向工商银行申请的本外币各类贷款。凡贷款应当办理担保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六条
    工商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分支机构与所属公司之间不得相互提供担保。
    第七条
    贷款担保的方式为:保证、抵押和质押。
    这些担保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