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人员失踪怎么办?

财产损害赔偿
2022-11-15 15:24: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人失踪了一般可以立即报案,但公安机关收到失踪人口的报案后,会受到24小时的时间限制,即公安机关接受报案,但不一定会予以立案。法律规定,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失踪人有可能会人身安全会危险,或者说失踪人可能会受到侵害的,公安机关收到报案申请后,会根据实际情形决定是否予以立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十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第四十一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 人失联了的处理办法是:可以报警。报警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失联后报警的,应该说明警报请求的基本情况,例如时间,地点,原因或原因以及当时的位置。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 人失联了相关人员是可以报警的。报警时应当提供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当时的位置等。报案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报案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签名或者盖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