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个人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刑事辩护
2022-11-16 08:30:2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刑法未规定非法放贷罪,但规定了违法发放贷款罪,立案标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非法放贷的金额在一百万元以上,或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四十二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第四十三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 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放贷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
    (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
    (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前款规定中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贷款到期后延长还款期限的,发放贷款次数按照1次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