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著作权
2022-11-19 06:04: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为:以文字、科学、艺术等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为对象,由法律对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的所有权的预防、司法等保护。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 知识产权保护包含以下内容:
    1、立法保护,即指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民事主体对其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利益享有知识产权,并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种保护。
    2、行政保护。

    3、司法保护。
    4、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四条
    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行使权利,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商标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法。
  •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有《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
    第三条
    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国家有统一规定的科技术语的,应当采用规范词;外国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没有统一中文译文的,应当注明原文。

    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证件和证明文件是外文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附送中文译文;期满未附送的,视为未提交该证件和证明文件。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