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在诉讼期间转移了钱,怎么才能要回来

债务追讨
2022-11-20 10:08:0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起诉前转移财产一般不算犯法,但是如果是为了恶意逃避债务等目的转移财产的,对方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其转移财产的行为,即使当事人具有依法处分其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条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 财产转移,法院可能追回。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属于妨碍诉讼秩序的行为。利害关系人有线索的,可以向法院提供,由法院追回被转移的财产,并对被执行人进行罚款、拘留的处罚,被执行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此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条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 起诉前不管多久,当事人只要有转移财产的行为都算转移财产。当事人转移财产的,另一方应当及时向法院反映情况,经法院查证属实后,可以对转移财产进行分割。如果已经掌握了隐藏财产的地点,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便于今后财产分割后的执行。
    法院也可以因一方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在分割财产的时候让其少分或者不分财产。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