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民事赔偿不赔该如何处理

保险赔偿
2022-11-24 10:34:0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民事赔偿责任是行为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并以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定民事责任的目的,就是对已经造成的权利损害和财产损失给予恢复和补救。不赔偿会属于从重情节,但赔偿后可以轻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 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 判决民事赔偿后不予赔偿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人民法院予以受理的,可由执行人员向应承担赔偿义务的当事人,采取查询、扣押、冻结、划拨等强制执行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 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应当提交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民事赔偿是由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主体、责任性质、适用的赔偿原则、标准和程序与国家法律赔偿制度中的国家赔偿不同。
    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