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刑事案件不退赃退赔,有什么后果?

交通事故赔偿
2022-11-24 15:5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案发前退赃的,法院可以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数额等情况,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但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不在此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8.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 退赃的法律规定如下:

    1、非暴力型犯罪,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30%;

    2、轻微暴力型犯罪,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20%;

    3、严重暴力型犯罪,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
    法律依据: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第十二条
    对于退赃、退赔的,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及退赃、退赔数额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非暴力型犯罪,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30%;轻微暴力型犯罪,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20%;严重暴力型犯罪,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部分退赃、退赔的,可以相应减少从宽幅度。
  • 家属不退赃的后果是可以对犯罪分子酌情从重处罚。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而不退赃属于可以从重处罚的情节。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