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超过上诉期的是否还能上诉

2022-11-26 20:36: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上诉期限是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限定,提起上诉必须是享有上诉权或可以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人。
      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起上诉。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如果在一审判决中确认其承担义务的,也有权提起上诉。不服民事和经济纠纷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天;不服民事和经济纠纷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0天;上诉期从接到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天算起,逾期不得上诉。
    此外,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上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上诉期限从当事人接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逾期不上诉的,一审裁判即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上诉期限的规定:上诉期限是指法律规定的,原告或被告一方对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或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时间期限。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时间规定为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对裁定不服的时间规定为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
    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案件,一般应当有上诉状正本及副本。
      第三百零一条  上诉、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抗诉的期限为五日。  第三百零二条  上诉人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
    上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上诉期满后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第三百零三条  上诉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日内将上诉状交第一审人民法院。
    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