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非工死亡,抚恤金应按本人实际工资还是当地平均工资

社会保险
2022-11-29 22:03:0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非因工死亡抚恤金和丧葬费标准为抚恤金一般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 在职职工非因公死亡,如果属于病故的,单位应给予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职工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来给付。法律依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一
    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
  • 工人死亡的,受工人生前供养,且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会有抚恤金,而抚恤金一般是按月发放,其标准为如下:配偶为职工本人工资的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