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在公司上班两个多月,每天工作压力很大,上班时间10小时,加班也没得加班工资,突发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都不是,算工伤吗?

2019-04-24 16:22:4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根据员工加班的地点和单位是否知情,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展开综合认定:
    1、在家加班单位知情
    若为完成本职工作,员工在家加班,家的范围属于特殊的工作场所,而对此情况单位也是知情的,所以该情况满足“工作原因、工作场所、工作时间”三要件,可以认定为工伤。
    2、在家加班单位不知情
    而如果员工因自主行为一时兴起,在家打开电脑把第二天该完成的报表想提前在家完成,单位对此不知道,这种情况并非单位安排,也没有加班的必要性,通常难以认定为工伤。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法似乎对现在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保护力度不够大,他们往往为了设计出更完美更有创意性的成果、写出视角独特语句惊奇的文章、修出360°无死角画面绝美的照片需要构思、设计、动脑筋,身体上看似没有物理行动,实际上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单位也是难以知晓。
    这种情况出现的“过劳伤”、“过劳死”能否认定工伤,目前仍有较大争议。
  •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是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的工作制度,用人单位在法定时间外要求劳动者工作的,属于加班的情形,要支付相应的加班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平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根据我国2011年1月1日实行的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一般包括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以下情形应当被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前提条件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是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同时还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负伤、致残或者死亡。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等类似伤害。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对劳动者而言,加班费是一种补偿,因为其付出了过量的劳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支付加班费能够有效地抑制用人单位随意地延长工作时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应当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即加班费。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