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公司股东与法人纠纷导致破产如何处理

2022-12-02 11:12:2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当负债达到或超过所占有的全部资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的企业行为。企业破产按照以下流程处理:
    1、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2、法院裁定受理;
    3、法院指定破产管理人以及进行债权确认;
    4、召开债权人会议;
    5、法院宣告企业破产;
    6、进行财产清算;
    7、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8、企业进行注销登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条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 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需按下列程序处理:
    1、自行或债权人申请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
    2、通知和公告;
    3、债权人会议;
    4、确认破产财产、破产债权;
    5、拨付破产费用;
    6、破产清算结束报告;
    7、宣告破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第一百八十三条
    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
    (一)项、第
    (二)项、第
    (四)项、第
    (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 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出现经营管理不善,当负债达到或者是超过所占有的全部资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的企业行为。此时,企业破产股东需要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法定代表人需要在过错范围内承担过错责任。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企业被宣告破产后,由政府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负责查明企业破产的责任。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破产负有主要责任的,给予行政处分。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破产负有主要责任的,对该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人,给予行政处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人员,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