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程序

劳动仲裁
2022-12-02 11:42:1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劳动争议仲裁开庭庭审程序是:开庭准备,告知当事人开庭信息,公开审理的案件发出公开开庭审理的公告;开庭开始;庭审调查阶段,调查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资料;庭审辩论阶段;最后仲裁庭作出裁决。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二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第四十五条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
    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的流程:告知当事人开庭审理的日期与地点;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发出公开开庭审理的公告;开庭;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庭审辩论;评议与裁决。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
    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 劳动仲裁庭审流程如下:
    1、当事人陈述;
    2、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3、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4、仲裁委员会主持调解;
    5、调解不成的,依法作出仲裁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