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员工职务犯罪如何处理

职务犯罪
2022-12-02 12:05:2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职务犯罪的特征有: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为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客体为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客观要件为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我国职务犯罪的法律特征有: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为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客体为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客观要件为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公司犯罪员工的处理方式若是员工明知且犯罪活动的,则员工也构成犯罪。如果员工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一定犯罪行为的,一般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