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民事诉讼如何规定举证责任的倒置

抵押担保
2022-12-03 13:08: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举证责任倒置是指被告方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待证事实的反面事实。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有时会出现不利于原告举证的情形出现,这是法律就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 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民事诉讼相关法律对于举证责任的倒置规定包括有: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第三条
    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主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在特殊案件中有无过错责任原则、推定过错责任原则、过错原则、公平原则。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其提出的主张中须确认的事实,依法负有提出证据的义务。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八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