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请问在网络游戏中取昵称,用了他人的名字但未用姓氏这属于侵权吗?

网络侵权
2022-12-05 08:41:4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有: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的行为。被公众在一定程度上熟知的笔名艺名等,也适用侵犯姓名权的规定。侵害他人姓名权的主体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第一千零一十七条
    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 一般有如下几种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1、直接侵权行为,即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或使用他人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造成公众混淆的等行为;
    2、间接侵权行为,即利用他人实施前述行为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一千零一十三条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第一千零一十四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第一千零一十七条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 将他人姓名作为商标名称的行为可以认定为侵权。如果他人姓名已经提前注册未商标,那么后使用他人姓名注册为商标构成侵权他人商标权;如果他人姓名并未注册,则未侵犯他人商标权;如果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使用他人姓名的,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权》第三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