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已经毕业了还没就业,准备考研!学校催促签订三方协议,怎么办?

合同违约纠纷
2022-12-06 09:52: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毕业生三方协议可以不签,毕业生拥有不签订三方协议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三方协议是毕业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三方主体签订的劳动协议,其主要是为了学校统计就业信息与数据,并不强制要求签订三方协议。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毕业生的三方协议是不能等同于劳动合同的,两者属于不同性质的合同。三方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协商订立的,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订立的,是正式的建立劳动关系的依据。
    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
    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
    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 三方协议是不可以随便签的,必须经过毕业生、学校以及用人单位三方的协商之后才可以签订。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
    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
    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
    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第二十五条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要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时间应安排在节假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