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年龄是多大

子女抚养
2022-12-10 18:03: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未成年保护的法律法规是指到十八周岁,我国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下为未成年人,但是已满十六周岁就应当负担刑事责任,只是在刑事处罚方面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国家法律规定了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法律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 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
    2021.
    6.1生效)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