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赠与合同如何公证

遗产继承
2022-12-11 10:42:1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赠与合同可以到自然人所在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赠与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进行公证。申请人为赠与合同申请公证的,应提交公证所需的材料,公证人员经审核后认为符合公证条件的,应为申请人依法办理公证手续,并在规定时间内为申请人出具公证书。
    法律依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
  • 赠与合同,到赠与人的住所地或者赠与行为的发生地的公证处公证。具体需要携带下列材料:
    一、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
    二、所赠与财产的所有权证明。
    三、赠与财产属于共有的,应提供共有权证明及共有人同意赠与的意见。
    四、赠与合同或赠与书原件。
    五、公证员认为其他应当提供的材料。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百五十九条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 赠与合同公证的注意事项如下:
    1、公证双方适格。即公证机构具有公证资质,公证申请人对赠与物有处分权;
    2、赠与合同体现公正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3、公证的赠与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