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应该如何界定侵权

侵权赔偿
2022-12-11 12:44: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商标侵权界定的方式:通过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侵犯注册商标相关权利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擅自使用、销售,或为侵权行为提供帮助、便利条件等行为,产生了损害结果,损害结果与前述行为具有因果关系等客观事实存在,即可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 民事侵权行为的界定:
    1、侵权人有致害行为,侵犯到他人合法权利。
    2、存在客观的、现实的加害事实,并对他人的民事权利造成了不利后果。

    3、加害行为与产生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
    4、加害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 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侵权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侵犯了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他人合法权益,包括侵权行为、损害后果、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主观上有无过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