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工伤和司法鉴定区别是什么

工伤索赔
2022-12-11 13:03:2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工伤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司法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工伤鉴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司法鉴定多用来确定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工伤鉴定多用来确定民事赔偿责任;工伤鉴定将伤残等级划分为I级(1级)至X级(10级),司法鉴定将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微伤、轻伤和重伤;其他。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 工伤鉴定与司法鉴定的区别:
    1、收费不同,工伤鉴定一般300块并且社保可以报销,司法鉴定则千元左右;
    2、依据的标准不同;
    3、鉴定的机构不同,工伤是劳动鉴定委员会,属于社保部门在管,司法鉴定则是独立的;
    4、法律依据不同。
    法律依据: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第七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 司法鉴定和工伤鉴定并不相同,二者存在下列区别:工伤鉴定的机构是社保行政部门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司法鉴定的鉴定机构是持有鉴定资质的有关机构;工伤鉴定是事故伤害发生后,司法鉴定是在伤员伤情稳定后,即可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其他。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