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怎么来理解行政诉讼中证明标准

2022-12-11 16:38: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你好!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证明标准,是证据要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清楚而有说服力;该标准介于民事诉讼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和刑事诉讼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之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

    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证据问题相互发问,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者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发问,或者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时,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有关联,不得采用引诱、威胁、侮辱等语言或者方式。

    第五十四条
    法庭应当对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和无需质证的证据进行逐一审查和对全部证据综合审查,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地分析判断,确定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 行政诉讼中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案件,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可以进行调解。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案件,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可以进行调解。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