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认定合同履行完毕

合同违约纠纷
2022-12-14 11:11: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合同履行完毕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按合同的要求,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使合同的权利与义务中止的情形。合同的履行,表现为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当合同义务执行完毕时,合同也就履行完毕。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 合同履行完毕后合同效力的确认:当事人具有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同遵守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有效。合同履行完毕后,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 合同履行完毕的标准是当事人双方都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全面、正确地完成各自应该承担的义务,该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合同的履行是一个过程,包括执行合同义务的准备、具体合同义务的执行、义务执行的善后等。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