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签订虚假合同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合同违约纠纷
2022-12-18 10:26: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虚假合同是无效合同。虚假合同是指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出于某种非法的目的,故意签订无法履行或根本不准备履行的合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1、依虚假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作为当事人,如果发现自己签订了虚假合同,可以向对方主张民事赔偿责任,要求对方赔偿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给自己一方所造成的损失
    2、如果对方构成犯罪的,签订虚假合同的一方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
    (一)项规定,有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情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 当事人签订虚假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从民事方面来说,依虚假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作为当事人,如果发现自己签订了虚假合同,可以向对方主张民事赔偿责任,要求对方赔偿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给自己一方所造成的损失。如果对方涉嫌构成犯罪的,那么,签订虚假合同的一方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虚假签订合同的一方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则其行为很可能会触犯到刑法,涉嫌犯罪。如果我们发现对方与我们签订了虚假合同,建议根据具体情节分析,最好立即报警处理。如果最终追究的是对方的刑事责任,则有可能是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并不能免除其民事赔偿的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