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工资支付是如何规定的

讨薪
2022-12-19 22:06:3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通过各种法定货币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报酬。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后,还应提供给劳动者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第五条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 劳动关系中,工资即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在非劳动关系中,劳动报酬还指雇主支付雇工的劳动力对价,但工资无此涵义。
    法律依据:
    《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
    《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 工资支付的规定如下:用人单位必需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的,可以向法院申请请支付。另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五条
    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