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父亲在上班的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我父亲是主要责任,他是合同工,按照非因公死亡条款赔偿,能不能行,因为没有保险,

2019-04-27 11:15:14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1、第一种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对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第一款的规定赔偿。  第二种是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 发生交通事故时,为避免后续证据缺失等原因,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记录现场,多方位拍照录像,尽可能保存现场,等待警察到来。
  • 首先,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不属于遗产,不能继承,但是司法实践中对死亡赔偿金纠纷案件也是参照继承法处理的,死者的近亲属可以分割。其次,至于分配比例,原则上参照《继承法》的规定,配偶、子女、父母都属于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同比例平分,但在司法实践中会根据不同情况,考虑劳动能力、生活收入水平、照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情况,进行不同的分配处理。
  •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