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适用驱逐出境的情形都有什么

刑事辩护
2022-12-28 15:46: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驱逐出境的定义:是指对在中国境内犯罪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强制其离开中国境内的刑罚或治安管理方法。由人民法院判决并执行。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第三十七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 驱逐出境的适用的情形如下: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是附加刑的一种。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 驱逐出境主要有以下方式:
    1、针对那些犯罪情节比较轻的外国人,独立适用驱逐出境;
    2、针对那些犯罪性质比较严重、判处了主刑或者其他附加刑的外国人,附加适用驱逐出境。法律依据:《刑法》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